• 协会动态
  • 教育新闻
孩子的暑假生活 如何规划?
将近两个月的悠长假期,孩子究竟该怎么过?最近几天,马上要开启暑假生活的孩子们自然是乐开了花,然而不少上班族爸妈却为如何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愁得睡不着觉。其实,只要提前制定一个张弛有度的暑假规划,便可让孩子拥有完美假期。 暑假规划进行时 STEP 1 理清任务线 “帮孩子制定暑期规划之前,首先应该召开一次小型的家庭会议,和孩子一起商议一下T A的暑假生活究竟要干些什么?”在资深教育专家王荣辉看来,虽然是暑假,但是对于不少家长而言,暑期首要任务依然是学习,除了完成暑假作业,不少家庭还会趁机安排孩子培训充电。其次,由于不少爸妈都是上班族,因此除了学习,多数孩子的暑假生活主要以宅家休闲为主,看电视、玩游戏等各种H appy。除此之外,还有体育锻炼、生活锻炼和社交锻炼三大主题。另外,亲子旅游,最近几年在中产家庭中也十分流行。 王荣辉强调,暑假是孩子的,因此暑假的生活究竟该怎么安排,一定要充分考虑孩子的个性,并尊重孩子的意愿。与此同时,孩子的暑假生活,应该是越丰富越好,不应该让暑假被作业和培训班填满。学习计划,除了完成暑假作业,帮孩子制定一个有针对性的补习计划(如果孩子成绩不错,请省略),还应该跳出应试教育的窠臼,制定一个阅读计划,以增加孩子阅读量,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;家务计划,除了孩子自己平时承担的家务,还可以适当让孩子帮忙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其他家务,以增强孩子的家庭责任心;人际交往,主要包括探亲访友、同学聚会等;锻炼计划,则可以根据孩子的体质和喜好,合理安排一些体育运动。至于宅家休闲,王荣辉认为可以让孩子适当看电视和玩游戏,但必须要控制时间。除此之外,由于学校教育主要以“静态教育”为主,暑假应该以“动”带“静”,多安排孩子开展一些体验式活动。比如说旅游、参观、公益等。 STEP 2 理清时间线 理清任务线之后,任务的执行可以以时间为主线,并分成学习、家务、旅游、放松、探亲等N个板块,并给每个板块固定好时间。如果你家的孩子,自我管理能力很强,那么可以按照时间制定一个每日规划表。如此一来,即便你去上班了,孩子依然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什么时间干什么事。比方说上午上培训班、下午写作业、晚上户外活动。周六、周日,父母可以适当再增加一些亲子旅游或者体验类的项目。对于这类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强的孩子,时间线也可以由孩子自己去灵活把握,不必生搬硬套。 如果你家...
[ 2023 - 08 - 01 ]
Ipad时代 宝贝的护眼秘笈
Ipad、手机、电脑、电视等电子屏幕会对眼睛造成伤害,但现实中我们也很难完全将孩子与这些电子产品隔离开来,在给孩子使用时,一定要注意护眼。 场景1:地铁上,一位1岁多的宝宝不知道是不喜欢地铁里人多,还是害怕地铁行进时的感觉,一上车就开始哭闹,怎么哄都没用。最后,宝宝妈妈拿出手机,打开视频给宝宝看,宝宝很快就安静下来了。 场景2:妈妈带2岁的豆豆回老家,一群亲戚长辈在一起聊天,豆豆觉得无聊就要求要玩Ipad,一群长辈看着2岁的豆豆熟练地打开Ipad,并找到自己要用的APP图标,然后开始专心的看动画片,纷纷感叹,这孩子真聪明,我们都不会用呢。 场景3:3岁的妮妮进入了叛逆期,不喜欢刷牙,妈妈怎样说都没用。朋友建议妈妈给妮妮看看关于刷牙的教学动画片,没想到妮妮很感兴趣,而且也愿意和动画片里的卡通人物一起认真刷牙,有时候还会主动要求刷牙。 场景4:5岁的楠楠最近很迷恋连连看的游戏,一有空就拿Ipad玩,为了玩游戏,愿意答应爸爸妈妈的任何要求,如好好吃饭、练习数数,甚至会主动收拾自己的玩具。 这些场景,相信不少家长都经历过,Ipad、手机、电脑、电视,这些电子产品确实给我们在育儿上带来了不少便利,但是经常使用电子产品会会孩子的眼睛造成伤害,甚至影响视力。Ipad时代,我们该如何给宝宝护眼? 电子产品这些特点让孩子眼睛很受伤研究发现,长时间、近距离阅读,户外活动少,环境狭小和近视的发病率是相关的,光线过暗或过强,光源闪烁,字体过大、过小或不清晰,也会对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有影响。到底电子产品的哪些特点会让眼睛受累: 1.色彩丰富、场景变化快是电子产品的特点,不过,屏幕上的图案如果色彩、亮度变化频繁而快速、闪烁,会使眼睛不舒服; 2.如果电子产品屏幕过小,比如手机的屏幕,字体、图案太小或模糊不清,眼睛容易疲劳; 3.如果屋内的光线太暗,电脑屏幕的色彩就会显得过亮、刺眼;而房间里的光线如果太强,会使屏幕反光,影响清晰度; 4. 看电视的合理距离是屏幕对角线长度的7-9倍,依此推算,看电脑或Pad时,不管你怎么注意,眼睛离屏幕的距离都过近了,如果长时间、近距离地盯视电子屏幕,就让近视眼有机可乘了; 5.有研究发现,无论看电子屏幕还是纸质书,眼球每小时都会运动1万次以上,眼球的一系列肌肉都会发生紧张收缩而引起疲劳; 6.看电脑、玩游戏时,因为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,眨眼次数减少,导致眼睛表面...
[ 2023 - 08 - 01 ]
宝宝打人 被人打怎么办?
“孩子打人、被人打,怎么办?”很多妈妈都咨询过这个问题,那么孩子打人或被打,家长和家长之间该怎么办? 咱家宝宝打人,推人,咬人的。我们来讨论第一个话题。咱家宝宝打人怎么办?讨论怎么办之前我们先看看3岁以前的宝宝为何会打人、拍人、推人、咬人等。 1岁以内的宝宝,会特别喜欢拍,拍人,拍自己,扑人,甚至咬人。这都不是故意的。他们是在探索,是正常的发育过程。“打”是由于上臂的控制能力还不够灵活。如果孩子上臂僵硬,就会出现过于用力的情况。 有妈妈说宝宝会从别人身上碾压过去,或是冲撞对方。这仍是基于孩子身体的发育。这里有两个关键词:空间感、身体控制能力。 5个月的孩子到处乱抓,属于正常。有的还会抓伤自己的脸,因为手的控制能力差,父母要仔细看护。 1.5岁以后,孩子的空间感好了,可以敏锐地发现身边的障碍物。另一个就是身体的控制能力。一般1.5岁的孩子才可以在快速前进的过程中,迅速刹车或拐弯。刹车的能力与孩子的内耳前庭的发育有关系。肌肉控制能力更好的孩子,会灵活地加速或减速。 3岁以前的孩子打人,一种是生理性的,一种是模仿的,极少的是恶意行为。 有妈妈问到,怎样可以让宝宝拍得轻一点。 解决方法1:促进宝宝的手部触觉能力。按摩,接受更多的触觉体验,告诉宝宝什么是轻、重。 如果宝宝手部触觉能力发展的不好,以后在写字的时候,也会比较吃力困难。手发育的好的,是可以绣花的;发育的不好的,只能锄地啦。 解决方法2:肢体操,帮助宝宝控制上臂的力量和灵活性。 咱家宝宝被打,怎么办? 第二部分:咱家宝宝被打怎么办?在讨论怎么办之前我们要先看看你的孩子是否真的“被打”了。我想问大家你们是怎么判断自家的孩子被打的了? 妈妈:我看到了被打,孩子哭了。 王荣辉:你看到的是个现象,是行为。而被打是种感受。 根据孩子心理和生理的发展,在早期孩子不会把别人咬他、掐他、推他当成被打。但是,你的行为会告诉孩子:你被打了,被欺负了!这就会影响孩子的认知、安全感,会影响孩子的自我意识。 举个例子,你们两夫妻打情骂俏时,也会有打一下拍一下的情况。这也是打呀,但是你会生气吗?你会觉得你老公在家暴吗?不会!让你真正感觉被打的,除了身体上的疼痛外,还同时伴有被伤害、被欺负、伤心,孤独,害怕,愤怒等感受和情绪。如果你总是被一个人打,你会对他产生恐惧吗?会回避这类人吗?这些感受会怎样影响你的行为?这就会影响到我们的社交和安全感。 当...
[ 2023 - 08 - 01 ]
孩子学钢琴 竟然七成患近视?
孩子在6岁之前,视力是比较脆弱的,因此,在此之前,并不提倡过早地让孩子多用眼,比如学习认字、学乐器看琴谱等,这些都可能让孩子过早地出现近视 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,一直是家长们着力培养孩子气质和情操的首选。这个暑假,钢琴兴趣培训班门前同样是排满了人。 不过近来,一种“钢琴最伤眼”的说法在父母们中流传。小雅的妈妈告诉记者,孩子从3岁多开始学钢琴,每天练琴的时间至少一小时,多的时候会花上两小时,上小学开始,小雅的视力开始下降,朋友提醒,听说弹钢琴会伤眼,“你可千万再别给孩子练琴了”!事实真如此吗? “十个琴童九个近视”? 不光普通人对练琴是否伤眼很困惑,就在专业医生中间,也存在一些不同看法。 早前,一篇《七成以上琴童有近视,钢琴是最伤眼乐器?》的报道在网上引起了极大争议,文章介绍,一位8岁男孩每天练琴5小时拿下钢琴十级,眼睛经电脑验光竟达1200度。报道中称,接诊男孩的眼科医生表示,70%以上的琴童都患有近视,一般学琴后第三年开始发生。还有眼科医生甚至提到眼科界有“十个琴童九个近视”的说法。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黄仲委教授向记者表示,“目前还没有流行病学统计数据能证明练钢琴与近视存在直接关系,从我们临床接诊情况看,琴童中近视者确实较为常见。”不过以此将“练钢琴”与“近视”划等号并不合适,因为近视的成因是多方面的,具有一定复杂性。 过早、过度用眼是根源 正所谓“出名要趁早”,目前学弹钢琴差不多都是学龄前的儿童。“我女儿6周岁才开始学琴,琴行的老师说有点晚,她说3-5周岁是开始学钢琴的黄金期。”一位家长抱怨说。但通常,学龄前儿童眼球发育正处于黄金期,孩子的视觉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。过早练琴,同时又不注意保护视力,孩子发生近视的几率比较高。 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眼防所主任医师曾锦介绍,一般情况下,新生儿视力较弱,其眼轴较短,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;一般3至4岁的孩子都有200度左右的生理性远视;随着生长发育,视力逐渐趋于正常,小孩长到7-8岁的时候,眼球的大小基本定型了,眼轴的大小已接近了成人水平,这一个过程被称为“正视化过程。” 黄仲委还谈到,琴谱的字通常比较小,孩子练琴过程中边看琴谱、边看键盘,而且是近距离长时间看,更容易让人视疲劳。过早且长时间的过度练琴,会加速眼球正视化发育,过早消耗光原有的远视,如果不及时纠正,孩子比较容易出现近视。还有如果父母均是高度近视,有高度近...
[ 2023 - 08 - 01 ]
宝宝性格内向 总不合群怎么办?
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,本来希望宝宝能和别的小朋友高兴地玩,可是宝宝就是不愿意,只是自己一个人在旁边玩儿,或者就是黏着爸爸妈妈玩。 网友:我的宝宝今年4岁了,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经常跟我说他不喜欢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,喜欢一个人在旁边画画或做自己的事,我该怎么做才能让他变得活泼开朗一点呢? 一、可以邀请别的小朋友到家里来玩。 家时宝宝最熟悉的环境,在家里宝宝能够更加放松。邀请别的小朋友来家里玩,告诉宝宝是小主人,让他帮忙照顾好其他小朋友。 二、多带宝宝参加各种活动。 可以多创造机会,联系其他家庭搞一些小型聚会,也可以带宝宝去参加一些亲子活动,创造各种机会让宝宝多接触同龄孩子。 三、不能光讲大道理。 要借助宝宝容易接受的方式引导宝宝。比如编一些有针对性的小故事,在讲故事的同时,让宝宝知道与别人和谐相处的方法,也可以借助一些图画书,让宝宝了解集体生活的行为规范。让宝宝觉得与人交往以及集体活动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。 四、家长要言传身教。 爸爸妈妈与其他朋友间的和谐相处,也是对宝宝最好的带动。 五、鼓励宝宝结交一个好朋友。 不能一下子要求宝宝马上融入大的集体里面,可以让宝宝从交一个好朋友开始,让他懂得交朋友的累,慢慢地就会融入到集体里了。 本文来源:亲贝网
[ 2023 - 05 - 24 ]
Copyright © 2013 standardresourcecompanyname.All Rights Reserved